从50万元到上不封顶,上海交大的科研“第一桶金”向全校青年教师开放 播报
“我们有些学者是做理论研究的,抛开现在的应用场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申请这个项目,是否可以?”在6月20日的上海交通大学“交大2030”计划宣讲会上,一位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举手提问。
6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交大2030”计划二期正式向全校青年教师开放。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图这也是很多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困惑。通常而言,青年科学家获得的科研“第一桶金”很难超过五十万元,且在传统竞争方式下,某些冷门、非共识领域的基础和颠覆性研究难以得到有效识别和获得及时支持。宣讲会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处长陆琪给出了答复:“当然可以,关键是要有好的idea,我们鼓励大家往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思考。”
(资料图片)
关注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6月20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交大2030”计划二期正式向全校青年教师开放。
何为“交大2030”计划?上海交大介绍,面对当前的科技发展瓶颈,学校希望有十年以上持续的、中长期的支持给到符合学校未来发展、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的科技重点领域及研究方向,并在“十五五”期间推动一批具有交大特色的若干领域的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
2022年5月,上海交大启动首批“交大2030”计划,计划关注重大基础研究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对研究项目分三类开展支持。首批学校已完成首批项目B类6项、C类16项的立项工作。今年的资助项目A类项目资助仍然不设上限,B类项目500万元人民币资助2到4年,C类项目一年50万元,不设考评,结项仅以展示的方式,并可以升级资助。
A类项目为自主培育的重大科研项目,支持战略科学家及科技领军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学校优势力量,融合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经学校认定并有专项经费支持的战略性、前瞻性、引领性和交叉性的研究平台和重大项目;B类项目为自主设立的重点研究课题,瞄准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倡导“0到1”的原始创新,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核心技术需求,解决国家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重点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C类项目为自主设立的青年探索基金,开展前沿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研究,旨在激发思想火花,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攀登科技高峰、勇闯无人区,为培育学术创新思想提供种子基金。
对青年科研人员“雪中送炭”
统筹多元支持助力科研持续突破,是“交大2030”计划的创新点之一。“交大2030”计划由中央科研基本业务费即“双一流”重点建设经费统筹资助,其经费来源和拨付方式体现出充分的多元性及灵活性。
以计划B类物理领域重大基础研究类首批立项项目《天语先导计划——寻找第二个太阳系》为例,李政道研究所冯发波副教授在预算编制中设备采购占100%,考虑到项目特殊性,经专家论证,项目立项后经费一次拨付到位。基于李政道研究所等一批提升学校科研创新能力的重大科研项目对资源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需求,学校还为其争取到政府贴息贷款等的多元支持。
而为强化科学问题的支持,弱化指标性评价,推动“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问题真解决”,“交大2030”计划C类项目的遴选不论学者头衔、只看研究潜能,且一次性投入项目经费、对项目成果无严格考核要求,充分体现对青年人才和高风险、非共识、颠覆性项目的支持。事实上,学校这一创新举措充分燃起了广大青年学者的热情与信念——2022年,C类项目收到全校范围的427份申请。
C类项目获得者申涛出生于1991年,2022年入职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目前主要围绕惰性键的选择性活化与重组,绿色合成化学展开研究。申涛谈到,计划在课题组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雪中送炭”,作为受益于学校“铺路子”举措的一线青年科研人员,他大胆探索无人区,项目进展顺利,相关工作成果已在Nature上成功发表。
“科研课题发展的初期很难获得资助是常态,经常被质疑、否定,基本上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支持,只能利用其他项目的边际资源,这个计划帮我们在资源上赋能,从‘偷偷摸摸’到‘正大光明’。”来自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陶飞介绍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负碳制造》的研究项目,也是“交大2030”计划B类首批项目之一,他感慨:“此前我们科研课题的开展一般要计算投入产出比,能发什么层次的论文,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做成发论文,能不能满足考核需要,保底一度成了我们的正常思维。但项目也在心态上为我们赋能,让我们从利害判断转变到了价值判断。”
上海交大积极探索前瞻布局,于“十四五”期间布局一批自主创新研究计划。“交大2030”计划以外,作为上海“基础研究特区计划”的首批试点,上海交通大学以“海洋、健康、信息、能源”等领域为重点布局方向,遴选出26名科学家进入“基础研究特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不过37岁。“特区计划”也鼓励青年科研人员们从事颠覆性基础研究并将支持资金提升至百万级,宽容失败,鼓励他们长期深耕基础前沿。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