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村实现“三产融合”大有可为

2023-07-07 12:55:47 来源:中安在线


(资料图)

今年以来,无论是中央政策层面还是各地发展的实践层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以笔者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就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观念之中,农村、农业和农民属于“三位一体”,三个概念之间是可以划等号的,农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域,农民就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绝对主体。但随着中国整体步入现代化建设轨道之后,在部分农村,已经出现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商品服务贸易三者融合的趋势。以笔者熟悉的一个村庄为例,这里正在打造“田园综合体”。通过工业化方式彻底改造传统种植模式,用无人机进行植保、施肥;通过网络直播带货方式,销售村里生产的鸡蛋、梨和兔子;同时还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林下经济;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或“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进行三产有机融合,确实让村庄变了、村民富了。

“三产融合”指推进一产(一般泛指农业生产)、二产(一般指农产品加工业)、三产(一般指农业相关服务业)融合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农村基本构建了规模大、体系全、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但与传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产业链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不足,加上现代农业服务业不够发达,科技、产业、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尚未形成。因此,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必须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在三产融合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作用,将更好地促进规模化经营和提升价值链,并将在更大范围内为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只是从经济发展层面的观察。实际上,在中国广袤的农村地区实现“三产融合发展”,除了经济意义之外,同时还具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可以说极具“中国特色”。

何谓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那就是打造了一种“离田不离土”模式,避免过于快速的城镇化带来社会矛盾的复杂化、尖锐化,以及社会成员心理上的不适应。

中国传统社会是乡村社会。乡村社会孕育了厚重的乡村文化,这种文化支撑着普通中国人核心的家国情怀。比如,普通中国农民可以享有“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式的幸福;社会精英也可在“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两种生活方式中自由切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一种与农业有关的田园情怀。

土地,是中国历朝历代实现稳定的最大根基。所以,当我们提出农业现代化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中国从乡土社会脱胎而来的深刻背景,农业、农村、农民必须是“三位一体”。就此而言,实现三产融合发展,对中国实现长治久安具有深刻意义。远的不说,在最近数十年发生的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之所以每次都能化危为安、转危为机,关键之一就是农业的“蓄水池”作用和农村的“减压阀”作用。

标签:

最新内容